在一家庭教育咨询活动中,一对夫妇向我诉说了他们的孩子的情况:
孩子上小学时,有四年担任班干部,三年被评为“三好学生”,各种单项奖状有十多个,“我们班”、“我们老师”经常挂在嘴上,活泼好动,勤奋上进。升上初中后,好像换了个人似的,一年来很少说到他们的班级,也很少提到他们的老师,整天无精打采,提不起神来,活像缺水的小苗------蔫了。
从夫妇俩的脸上,我看出他们的担心。
我分析,这是自尊心受到挫折的反映。这位同学在小学阶段非常活跃,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。升入初中后,环境变了,没有过好适应环境这一关,很可能是一些具体的事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。
所有的人都希望受到别人尊重,这是人的本能。小孩子喜欢表扬,争强好胜,很少服输,这是自尊心的表现。但是,由于孩子们知识不足,生活阅历有限,他们的自尊心又显得很脆弱,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,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大门就会封闭起来,需要我们去打开。
我告诉家长,要辩证地认识孩子的变化:原来生动活泼,现在沉默寡言,说明他把自尊心藏得很深,是自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。从这一点上说,孩子是很要强的,也是非常可爱的。但是,如果心灵的大门封得过紧,压抑的时间过长,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。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最好办法是尊重、呵护,尤其是信任、激励。父母要尊重孩子,当他们遇到挫折时,更需要尊重,他们会把这种尊重看作是最真诚的关爱。信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,孩子会从父母的一句话,一个眼神,一个动作,一个表情中汲取信任的力量,从而焕发向上的活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语言的开导虽然是必要的,但尊重与信任的实际行动更为有效。
我们还一起讨论了自尊、自信、自强的关系。
人的自尊是非常重要的,千万伤害不得。它就像人生路上的一台发动机,不断推动着人们前进、攀登。在自尊的基础上萌发了自信,每个人都信心十足地设计人生,展示自我,回报社会。自强是自尊与自信的必然结果。一个人对生活、对学习、对工作、对他人做到了尽心尽力,就是他的人生价值,也是他的社会意义。
精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,这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。
相关文章,点击可看
给家长的建议(一) —— 品德是做人的基础
给家长的建议(二) —— 话说健康
给家长的建议(三 ) —— 什么是素质
给家长的建议(四) ——— 相信你的孩子
给家长的建议(五) ——好孩子是夸出来的
给家长的建议(六) —— 不要怕失败
给家长的建议(七) ——善于倾听
给家长的建议(八) ————给孩子留面子
给家长的建议(九) ————精心维护自尊心
给家长的建议(十) ——大人的矛盾不要表现在孩子面前
给家长的建议(十一) ———“不教之教”的启示
给家长的建议(十二) ———善与人处
给家长的建议(十三)———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做
给家长的建议(十四) ———话说“待子如客”
给家长的建议(十五)———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
给家长的建议(十六) ———不要这样比
给家长的建议(十七)———学会转移
给家长的建议(十八) ———如何对待孩子说谎
|
评论